亂象頻現亟待解決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稱,寵物食品行業是最大的細分市場,有望最先受益于寵物經濟的崛起。短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了人們對陪伴的需求,海外寵物市場逆勢增長,疊加今年以來的匯率變動,利好寵物食品出口;從中長期來看,國內寵物市場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早期以海外代工為主的龍頭企業開始將發展重心轉向國內自有品牌建設。
隨著寵物經濟的逐步升溫,進入寵物產業的企業層出不窮,有相當多的企業是盲目跟風,并沒有考慮到寵物產業實際的市場需求,寵物食品安全、醫療糾紛、信任危機時有發生。以寵物食品安全問題為例,第三方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顯示,截至中國商報記者發稿,該平臺共有785條與寵物食品有關的投訴,包含食品變質、虛假宣傳等。
養寵人士對寵物呵護備至,對寵物食品的品質、營養、安全等問題尤為重視。“寵物食品和寵物醫院的監管難點在于標準的缺失。”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會長劉朗表示,通過建立最低的標準來保障消費權益是關鍵,需加強相關行業標準的完善,促進市場規范和提升產業標準化進程。而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委員會寵物飼料分技術委員會的建立,對推動我國寵物產業標準化進程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農業農村部對寵物食品出臺了《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寵物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等一系列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和規定,以加強寵物食品管理,規范寵物食品市場;寵物醫療方面新修訂了《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以規范寵物診療機構和寵物醫師從業者。通過政府牽頭制定相關規范等方式,促進寵物食品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其實,目前寵物食品行業的亂象只是冰山一角,由于目前我國暫未形成統一的、專門針對寵物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它經濟”無論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存在著監管空白。但是,任何行業的長期發展都離不開制度約束,寵物經濟高速發展對從業者而言意味著新機遇,只有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加強行業協會的引導及法律監管才能打擊市場亂象、保障消費者權益,讓寵物經濟越走越遠、越走越好。